51La

银河贵宾汇(galaxy)官方入口-2023APP Platform

《中国音乐史1》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6-05-25    查看:
《中国音乐史1》教学大纲
China Music History 1
课程编码:18A11009              学分:1.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16       实验或实践:16        上机:0
适用专业:音乐学专业
推荐教材:郑祖襄著,《中国古代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目:
1、孙继南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修订版)》,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
2、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出版。
3、郑祖襄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0年第2次印刷。
4、陈应时、陈聆群著,《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5、孙继南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王光祈著,《中国音乐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34年出版。
7、杨荫浏著,《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出版。
8、吴钊、刘东升编著,《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出版。
9、夏野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出版。
10、刘再生著,《中国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出版。
11、李纯一著,《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出版。
12、蔡仲德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出版。
13、黄翔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台北:汉唐乐府1997年出版。
14、黄翔鹏著,《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15、李纯一著,《中国古代乐器综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出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了解并掌握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重要作品和音乐现象。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个时期音乐风格演变、发展的深层历史文化根源,从中探索艺术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音乐史观,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同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解音乐史和音乐史学的区别,掌握中国音乐史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掌握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重要作品和音乐现象,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1、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辅以学生参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根据大纲,制定出每学期的授课计划。
2、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得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3、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古代优秀作品的深入了解。
5、以学生为本,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和知识层次的提高,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中国古代音乐概述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解音乐史和音乐史学的区别,掌握中国音乐史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现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一、什么是音乐史
二、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三、音乐学的研究目的
四、音乐史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和目的
一、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目的
第三节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产生和早期阶段的特点,掌握我国古代乐舞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歌与古乐舞。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国音乐的起源
第二节 民歌
第三节 乐舞
第四节 音乐文化交流和音乐教育
第五节 乐器
第六节 乐律
第三章: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产生和早期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歌与古乐舞。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生实践:器乐系学生演出实践
第二节  教师点评
第三节  课堂测试
第四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制度、文化的发展变化,理解礼乐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衰微。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 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 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 音乐思想
第五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周代的音乐教育、六代乐舞和乐器分类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生实践:理论系学生讲座(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思想)
第二节  教师点评
第三节  课堂测试
第六章:秦、汉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汉代乐府的形成与衰亡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相和大曲和“相和三调”的乐学理论。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乐府
第三节 鼓吹
第四节 相和歌
第五节 百戏中的乐舞
第六节 乐器的发展
第七节 音乐理论的成就
第七章:秦、汉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相和歌、清商乐以及鼓吹乐的兴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相和大曲和“相和三调”的乐学理论。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生实践:声乐系学生演唱实践
第二节  教师点评
第三节  课堂测试
第八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魏晋时期对外音乐文化的交流,理解何承天的新律理论,掌握《声无哀乐论》体现出的音乐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清商乐、歌舞戏以及古琴音乐的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 音乐思想
第四节 清商乐
第五节 古琴音乐
第六节 歌舞戏
第七节 乐器
第八节 乐律学成果
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声无哀乐论》体现出的音乐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清商乐、歌舞戏以及古琴音乐的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生实践:调律系学生讲座实践
第二节  教师点评
第三节  课堂测试
第十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隋唐时期的中外音乐交流和音乐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隋唐燕乐的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宫廷燕乐
第三节 民间俗乐
第四节 音乐理论
第五节 记谱法
第六节 音乐机构
第七节 著名音乐家
第八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第十一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歌舞大曲、变文、法曲的概念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隋唐燕乐的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生实践:理论系学生讲座实践
第二节  教师点评
第三节  课堂测试
第十二章:宋、元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这一时期乐器的发展和理论著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成熟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市民音乐的勃兴
第三节 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第四节 说唱音乐的高度成熟
第五节 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展
第六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七节 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第八节 音乐论著
第十三章:宋、元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世俗音乐的兴起和主要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成熟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生实践:音教系学生姜夔作品演唱实践
第二节  教师点评
第三节  课堂测试
第十四章:明、清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四大声腔的形成、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京剧的形成和说唱音乐的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戏曲的发展
第三节 民间歌舞、说唱
第四节 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 重要曲谱
第六节 朱载堉的“新法密律”和工尺谱的流传
第十五章:明、清时期的音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新法密率”和《神奇秘谱》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京剧的形成和说唱音乐的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生实践:流行音乐系学生实践演出
第二节  教师点评
第三节  课堂测试
第十六章:学期总结及复习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回顾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全程及主要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关键知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授  课  内  容]
       总结复习
撰稿人:王今       审核人: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