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贵宾汇(galaxy)官方入口-2023APP Platform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6-05-25    查看: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Brief introduction of arts
 
 
课程编码:18A11017            学分:2.0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音乐学
推荐教材:彭吉象主编:《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1)郑锦杨《艺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宗白华:《美学散步》,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郭青春《艺术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孙美兰《艺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杨先艺《艺术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7)李胜利《艺术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音乐学专业,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有关规律,从宏观上把握美的特点和规律,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运用跨学科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及相关领域发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实例与图片资料,对艺术的本质与构成、艺术创作与流派、艺术发生发展、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析与探讨。
3、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交流为辅,以相应的课内外练习为补充。通过抓好预习、授课、作业 、讲评、复习、考试等到环节,把艺术理论的学习与艺术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绪论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理解《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掌握《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和研究方法
[授  课  方  法] 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 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艺术本质论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以及艺术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特征和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艺术概论的主要框架结构,掌握艺术的本质特征,了解以往研究中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理论,理解艺术与政治、宗教、经济、道德、哲学之间的关系。掌握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授  课  方  法] 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   艺术的社会本质
  • 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 艺术与社会生活
  • 艺术与社会生产
第二   艺术的本质认识
一、艺术以独特的方式“掌握”世界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第三  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部分:  艺术门类论                      建议学时: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状况,理解并掌握艺术门类的科学划分方法。充分理解各主要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艺术的分类方法、各主要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即艺术的通感。
[授  课  方  法] 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  艺术的分类
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二、艺术门类的划分
第二  主要艺术门类
一、美术、音乐、舞蹈等
二、其他艺术门类
第三  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各种艺术的相互联系
二、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第三部分    艺术发展论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及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理解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实践,洞悉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掌握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特别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实践论。正确理解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关系。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
[授  课  方  法] 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  艺术的发生
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二、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三、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第二   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三、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第三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一、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二、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
三、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第四部分  艺术创作论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艺术创作的主要创作方法,对各种创作主张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正确认识。了解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的基础知识。理解艺术家的概念,了解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修养与能力,了解什么是艺术创作。掌握艺术创作中的三个阶段: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了解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因素。重点掌握形象思维定义、特点以及与抽象思维的异同,明白它们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艺术家的修养、艺术的创作活动、艺术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与东西方艺术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形象思维、创新思维)。
[授  课  方  法]  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 创作主体——艺术家
一、艺术家与社会
二、艺术家的主体性
三、艺术家的修养和审美创造能力
 第二 艺术创作过程
一、艺术体验
二、艺术构思
三、艺术表现
 第三 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一、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
二、意识与无意识
三、灵感
四、形象思维及其逻辑规律
五、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转化的特殊规律
 第四 艺术的创作方法、流派与思潮
一、艺术的创作方法
二、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第五部分    艺术作品论                          建议课时: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艺术作品的定义,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情况。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内容、形式、主题、题材、结构、手法等等。特别使学生掌握艺术作品里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再现与表现的关系。掌握艺术作品层次的具体内容、艺术意蕴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意蕴、意境与风格等相关属性,艺术美的条件和特征,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
[授  课  方  法]  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二、艺术作品的内容
三、艺术作品的形式
四、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二 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
二、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第三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一、艺术美的根源
二、艺术美的条件
三、艺术美的特征
 
第六部分   艺术接受论                        建议课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的区别,了解艺术传播的基本方式,主要因素等。掌握艺术批评的基础知识,能够简单的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与批评。
[教学重点与难点]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艺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以及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
[授  课  方  法]  讲授与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二、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三、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
第二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
一、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二、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的过程
三、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
第三  艺术的审美教育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教育
  三、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撰稿人: 奚萌      审核人: